隨著《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》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等法規的嚴格實施,環境中重金屬(如鉛、鎘、汞、砷)的痕量檢測需求日益迫切。傳統火焰原子吸收法雖能實現重金屬檢測,但對低濃度(μg/L 級)污染物的檢出能力不足,而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憑借 “高溫原子化、高靈敏度、低檢出限" 的技術特性,成為環境痕量重金屬監測的 “核心利器"。
從技術原理來看,該設備創新采用縱向加熱石墨爐設計,通過程序升溫控制,可將爐內溫度精準提升至 3000℃,實現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充分原子化 —— 相較于火焰原子化(溫度僅 2000-3000℃,原子化效率約 10%),石墨爐原子化效率可達 90% 以上,配合塞曼背景校正技術,能有效消除基體干擾,對鉛、鎘的檢出限分別低至 0.005μg/L、0.001μg/L,完-全-滿-足土壤、地表水、地下水等環境樣品中痕量重金屬的檢測要求。

在實際操作層面,設備搭載智能樣品前處理系統,支持自動進樣(進樣精度≤±0.5μL)與批量樣品分析,單次樣品檢測時間僅需 3 分鐘,大幅提升檢測效率。以土壤樣品中鎘的檢測為例,傳統方法需人工消解、多次轉移樣品,易造成污染與誤差,而該設備通過一體化消解 - 檢測流程,不僅減少了人為操作環節,還將相對標準偏差(RSD)控制在 2% 以內,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重復性。
從應用價值來看,該設備已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站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日常監測工作:在土壤污染調查中,可快速篩查農用地土壤中的鉛、鎘含量,為耕地安全利用分區提供數據支撐;在地表水監測中,能實時追蹤水體中汞、砷的動態變化,及時預警重金屬污染事件。某省級環境監測中心使用該設備后,將痕量重金屬檢測效率提升 3 倍,檢測成本降低 20%,為環境重金屬污染防治提供了高效、精準的技術保障。